首頁 > 期刊 >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> 農業科技 > 植物保護 > 植物保護學報 > 光周期對黏蟲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影響 【正文】
摘要:為明確光周期對黏蟲Mythimna separata(Walker)生存繁殖的影響,于室內研究了5種不同光周期對其世代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影響。結果顯示:不同光周期對黏蟲孵化率、1~4齡幼蟲歷期以及蛹重沒有顯著影響,對卵期、幼蟲期以及蛹期的影響相對較小;對幼蟲存活率、化蛹率、羽化率、成蟲存活率以及成蟲期影響顯著,且隨著光照時數的增加均呈現單峰趨勢,光照時數為12 h時均達最高,全黑暗條件下最低;當光照時數大于8 h時,隨著光照時數的增加,黏蟲產卵前期逐漸降低。光周期為12 L∶12 D時黏蟲世育歷期最長,為49.4 d,存活率最高,為86.5%;全黑暗和全光照條件下的世育歷期最短,分別為37.2 d和37.7 d;全黑暗條件下的世代存活率最低,只有6.4%,全光照條件下為25.3%。在5種光周期下黏蟲均沒有出現生長發育停滯現象,但全黑暗和全光照條件下黏蟲出現了明顯的死亡現象。研究表明光周期為12 L∶12 D為室內飼養黏蟲種群最適光周期,全黑暗和全光照對其生長發育和生殖影響顯著。
注:因版權方要求,不能公開全文,如需全文,請咨詢雜志社